木材干燥就是要排除木材中的自由水和吸着水,以适应不同的用途和质量要求。干燥木材的方法虽然有多种,但基本原理是共同的,即利用沿木材厚度上的含水率梯度,以及在加热后形成的内部大、外部小的水蒸汽分压力差,促使水分以液态和汽态两种形式连续地由内部向外部移动,并通过木材表面向外界蒸发;内部的水分移动强度应与表面的水分蒸发强度协调一致,使木材由表及里均衡地变干。传统的蒸汽干燥室,它的干燥过程是:先使高温度(100℃以下)和高温度(饱和或接近饱和)的湿空气在循环流动中不断地穿过材堆,对木材预热。当木材及其水分被加热到一定程度后,按干燥基准的规定,降低介质的温度和相对湿度,迫使木材中的水分从表面蒸发,这是干燥开始。然后按照干燥基准规定的程序,逐步提高介质的温度及降低相对湿度,使木材中水分的蒸发面逐渐移向内部,直到干燥结束。在干燥过程中,应能消除或减轻内应力、开裂和变形,不降低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,以保证干燥质量。
电加热烘干工艺的制定:
1.制定木材烘干工艺,是指依据现场的具体条件、木材烘干机类型、被干燥的树种、木材堆垛方式、隔条间距、规格、板材用途及烘干质量要求来确定。
2.常见树种气干密度为0.3g/cm3-0.85g/cm3的板材,升温范围为45℃-80℃,对于易开裂、溃陷、难干的树种,适当降低温度。
3.室内温湿度的调整,应根据板材当时的含水率、温度、空气湿度以及烘干室的主要技术参数、风速,结合板材分层含水率的表现进行调整,以防止烘干缺陷的形成。
4.对于未烘干过的新树种,可根据树种属性,用比较相近的树种烘干工艺进行烘干,在烘干过程中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,也可设置较软的烘干工艺进行烘干,以保证烘干质量。